人间重晚晴 为霞尚满天
奉贤区胡桥学校退管工作交流
我们胡桥学校地处奉贤最南端,与金山的漕泾毗邻,现有在职教工90名,退休教工132名,其中90周岁以上的2人,80-89周岁的6人,70-79岁的43人、明年将达63人;居住区域广泛:有的星罗棋布地散居在胡桥本乡本土,有的相对集中居住在南桥地区,也有的零零散散地居住在金山石化,闵行上海等;家庭状况不一:有的是一老养一老,有的身患疾病,有的爱人常年病榻,有的是孤老,更有的与子女关系不睦等等。
众多的退休教职工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是学校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从而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
为了做好退休教师管理工作,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
一.三个保障三个坚持,为退管工作保驾护航。
1.三个保障是做好退管工作的基础。
一是经济上保障,以前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退休教工的共享水平,自前年开始全区的共享统一,解决了各校间因福利落差大的矛盾(原来各校各办,根据学校财力);去年开始财政保证了每位退休教工的1680元的福利费;今年起又调整了生活补贴,及时提高了早退休、年龄偏大老师的退休费。这三方面既解除了退休教工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又为我们积极开展工作提供了保证。
二是2011年我区教育局修订出台了《关于完善退(离)休教师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从组织、经费等五大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学校领导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我们学校党政工领导充分认识到退管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奉贤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三个坚持是做好退管工作的关键。
一是坚持把退管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列入工会重要工作之一。工会配合支部一方面结合师德教育、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利用班队主题会、家长学校等渠道进行敬老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宣传;尤其是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尊老敬老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促动全校师生尊老、爱老、助老,在校内形成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每年假期,我们组织学生团员、教师团员一起上门慰问。一件件不算精致但倾注了孩子们智慧的小礼品,一声声温馨的祝福与一句句殷殷的期望之辞将三代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是坚持工会督促行政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的退管工作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校退休工作的规章制度。使退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到位。由校长任校退管会主任,工会主席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退管工作,其它领导协助,使退管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
三是坚持充分发挥学校退管小组的作用。我们有一个规定:退管小组的组长三年一届,由全体退休教工投票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同志任组长。放手信任,退管组长工作热情高,方法多,学校理应发挥、保护、支持他们的工作热情。第三,组建了退管顾问小组(吸纳了原来的退管组长、热情关心退管工作的年龄偏大但有威望的老教师),重在出谋划策,广泛听取意见。退管小组全体老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关心时事,学习法规,开展文体活动……让全体老教师在活动中思想得到教育,知识得到长进,身心得到愉悦。
二.建立长效机制,使退管工作规范到位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我们形成了局退管会、校党支部、校长室与校退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学校工会具体指导,退协小组出谋划策,具体开展活动的工作网络。
针对我校退休教工居住区域广泛分散现状,我们又把退管小组分成胡桥组、法华祖、南桥组三组。一切联系通知都由组长负责。发放实物也按名单送货到小组指定的地点。还有就是设法要到老人子女的电话号码,找不到老人便与他们联系,了解老人去向,有事可以及时转告。使通讯形成网络,使组织井然有序。
二是制度落实到位。为维护老同志的合法权益,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敬老制度,为七十岁以上老教师发放敬老金,八十岁、九十岁生日祝寿制度,届时学校党政工领导带领退管小组成员到家庆生;再有帮困制度,我们建立了帮困档案,把每年必须探望的各类人员,一一分类建档,既做到心中有数,又使工作有了延续性;还有军烈属、老干部送暖慰问、探病慰问制度等等。
三.注重日常工作,使退管工作有条不紊
1.政治上关心,老教师爱校热情依旧。
返校活动有质有量,成为老教师们翘首企盼的时光。
我们不但保证全年返校活动不少于5次,而且精心组织,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合实际。每次活动工会主席必到,书记校长定期通报学校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情况,让老教师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情况,分享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定期作时政、法律法规宣传。每到此刻,老教师们济济一堂,畅怀交流。
结合学校的重大活动,激活老教师们的政治热情。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活动,学校更是精心筹备。教师节,老教师与在职教师共同共庆,老教师以身说教,促进青年教师奋发向上;重阳节,老教师与学校党政工领导畅叙尊老敬老之情,同吃长寿面,同切生日蛋糕,温馨祥和,其乐融融;新春佳节,团拜会上总能听到老教师嘹亮的歌声,看到老教师舒心的微笑;游艺场内也能看到老教师专注的身影,爽朗的笑语……
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邀请老教师代表作为列席代表参加学校重大事情的讨论,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三位组长每会必到,各抒已见,参政议政。学校一系列内体改方案的成功实施,也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同时对老教师代表提出的合理化的建议、要求也能及时采纳、解决。
2.生活上照顾,老教师体验浓浓温情
我们重视“六必访”工作,对有病、有难的退休教职工,我们一贯做到及时探望、拜访,送上一份真挚的问候。
对待独居老人,更是时时关注。就年逾七十的罗老师,独居上海,去年和今年多次住院,我们就多次去上海探望慰问,并送上补助金一千元,为他缓解困难。还为他办理了加入退管、救急济难互助会等手续(原本他对这些很反感不愿参加,但通过这次住院帮困的体验,他自愿要求入会),使我校的入会真正意义上达到100%。
学校同样是退休教工的第一维护人,同样需要为退休教工争取他们的合法权益,孤老钱亚娟老师终身未婚,也未领养孩子,在88岁高龄之际,计划入住上海市第一福利院,依据市民政局的有关规定,其亲属提出了费用的承担问题。 我们多次向上级请示,圆满解决了此问题,解除了钱老师的后顾之忧。老人今年已是96岁高寿。
我们为每位退休教工送上“住院保障计划”、大病保障计划、救急济难互助等各类保障,并及时做好各种医疗保障的服务、理赔工作。理赔所需的材料要求,做到人手一份。每当有人生病住院,就及时填妥表格往返于区总工会上交和取回理赔材料,使老教师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领得保障金额。
3.支持老有所乐,晚年生活丰富多采
我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丰富返校活动内容。曾组织过每年一次的市内一日游;另辟蹊径下工厂参观,既节约了经费,又使广大老教师们了解自己家乡地工业发展状况,自己学生企业经营的成果;赴市化学工业区、海湾旅游区等地观光,感受奉贤的大好发展前景;邀请市老年工作协会专家、徐汇科协专家、区林业局专家、镇名中医等来校作讲座,增强保健意识,增长生活百科知识。
在不断完善调整中,我们现在的五次返校活动基本如下:三月份重在年度活动计划的通报、全年福利费的使用预算、趣味运动会的报名等,五月份是趣味运动会,九月份的教师节庆祝,学校工作的通报、红歌赛老年大学作品展示、重阳游的统计等,十月份的重阳游,年末的团拜会、歌舞汇演等。当然以后还会根据实际加以调整。
我们提倡晚年生活高雅健康,首推老年大学。为动员、支持更多的退休教职工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我们发放学费,并为每位教师办理一张交通卡,以方便他们出行。至今,我校退休教师始终有几十人在老年大学参加各类学习。
活动安排经常听取退休教工的意见。比如,原来我们的回娘家活动每月进行,很多老师就建议次数要少而精,我们就压缩次数,内容充实;又如有段时间大家反映讲座和报告太多了,既花钱效果又不大,能否换种形式,我们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如去年十二月的活动请参加老年大学的优秀学员谈学习收获:保健、养花经验等等,这样既学有所用,又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拓展老教师发挥余热的渠道。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每天傍晚胡桥成校的操场上总活跃着一群中老年健身的身影,他们的领头人就是我们学校的退休教工。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老年大学学到新的舞、操,马上传授给大家;组织部分老教师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他们先后参加区老体协组织的木兰扇大展示、全民健身的益寿操大展示,甩手操、筷子舞大展示;镇为期两周的“三下乡”宣传活动;区农民运动会、镇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四.尊重再加器重,让晚霞五彩缤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的前辈也努力地营造着自己的晚霞,为他人、为学校、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用自己的多姿与多采全心诠释着“老有所为”。
近年来,老教师退休较多,增加不少青年教师,学校党支部开展了青蓝工程,结对拜师学艺,专门成立了顾问团,聘请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作为顾问团成员,听课评课指导点拨,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助力。老人们对学校是深有感情的,都把此看作份内事,光荣事,看作尊重他们器重他们的事,因此既高兴又认真。
学校聘请心灵手巧的姜忠惠、何也谷老师为学校扎滚灯,做风筝、剪纸画画。今年市教工七运会上大放异彩的“奉贤滚灯”就凝聚着他俩的心血。
沈林坤老师现担任奉贤区老体协民间体育协会主任,由他带领的空竹队代表柘林镇在今年教育系统重阳节“老伙伴游戏”表演中成为压轴戏,大受好评。连续几年参加上海市“塘桥杯”中老年人空竹大赛获佳绩,男女队分获“紫玉兰”杯和“白玉兰”杯。
我校现在是上海市乡村少年宫,不少的活动项目的辅导老师就是我们的退休教工。如杨菲老师的布艺制作,姜忠畏老师的滚灯制作,何也谷老师的编织陶艺,沈林坤老师的空竹等项目,都深受学生的喜爱,杨菲老师的布艺作品还作为礼品赠送贵宾。
周钺老师是闵行区东川路社区的名人和忙人,闵行区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他的事迹,“不求回报,但求无愧”是他的心声。在十几年的社区生活中,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区居民义务教授英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学员的感谢信一封接一封,“维护自尊,教人自信,重复取胜,寓教于乐,为人师表”这二十字是学员林永旭对周老师的最好评价。
五.我们的体会:
1.选好退协组长。譬如现任组长杨菲老师,就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杨老师不但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结带领退协小组成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且积极肯干,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工作富有创意,更难能可贵的是不计报酬、乐于奉献。
2.工作高透明度。无论是活动安排,还是经费使用都力求透明,共同监督。每年年初,我们都提出一年的经费使用预算,听取大家意见,及时修正。并且使用好每一笔钱,让大家放心、满意。
3.尊重关爱并重。尊重退休教工的人格,发挥他们退休教工的余热,为国家和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出特有的贡献,同时我们更要关爱每一位老前辈,除了已在我们档案上的,还要及时了解,及时探望。
4.服务周到精细。我们的工作就是为老前辈们服务,所以服务性项目是我们的重头戏,既繁多又平淡。越是平常的事越是办不精彩,而我们偏想把它办精彩,我们便在细节上下工夫。去年的枫泾古镇一日游,我和退协组长杨菲便提前去枫泾踩点,特地走一走景点,尝一尝菜肴。因为这次的“游”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乘一叶扁舟,去碧波荡漾;“吃”选择了枫泾特色菜、特色烹,有滋有味。这样的活动安排大家都比较满意。
“老我老以及人之老”,退休教工是我们学校的“珍”和“宝”。关爱他们不光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不要视之为纯粹的弱势群体,更要视之为仍在发光发热的“核”;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也不必“忧”,只要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好管理好就不“难”。
退休教师的今天就是我们在职教师的明天,尊敬老人就是尊敬我们自己,让我们为老教师、老前辈的晚霞满天提供更多的帮助,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老教师们的晚年生活绚烂多姿,更加精彩。
20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