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青春献杏坛 比翼双飞铸师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奉贤区胡桥学校的彭纪华和尹旭东教师任教近30年来,一直践行着这种爱的教育,把无私奉献作为他们的工作准则,把满腔热情献给了他们挚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副校长的彭老师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的尹老师是一对模范佳侣,他们政治上热爱党,热爱自己的事业;教育教学上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生活上尊老敬幼,家庭和睦,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风采的舞台。
一、爱岗敬业 率先垂范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彭老师和尹老师近30年如一日,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彭老师和尹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们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们每一天都默默地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每一天都过得那样忙碌、充实。
二、情系学生 爱心满满
彭纪华夫妇都是胡桥学校的老师,他们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勉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彭老师是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作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区中学史地组中评委专家及地理中心组成员,在地理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手段。尹老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挖掘,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合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成绩优秀。
更可贵的是他们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他们知道学无止境,,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不断更新,所以他们不断给自己充电。彭老师每年暑假都参加上海市校园长培训;2017年9月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2017年10月又参加了区中学教导主任校本课程专项培训。尹老师于2014年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 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结业证书 。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奉贤区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高级研修班”。这样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而且他们根据教学实践开展了课题研究,还有好几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他们俩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彭老师从2011年开始由德育工作转为分管学校的教学工作。担任学校副校长以来,完善各种机制,以教学常规为抓手,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尹老师做了28年的班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带班级班风学风好,是一名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好老师。他们俩就这样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
三、尊老敬幼 家庭幸福
作为夫妻,是共同的教师职业把他们拉到了一起。对教学工作,他们是相互支持,积极配合。不管谁工作再迟,备课再晚,双方从无怨言,主动承担家务。教学中需要什么资料,他们共进书店。一到寒暑假,他们不忘充电进修学习,这不仅使他们俩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而且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一个学习型家庭,而且平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儿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一个开朗、懂事、有礼貌的人见人爱的孩子,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投入了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行业。2014-2017年7月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工具软件开发商猎豹移动的一名产品经理,在全球最高的软件研发中心台北101大楼工作。2017年8月儿子又走上了创业之路,在北京创办了小志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对老人的照顾是从不马虎,04年父亲因为患病离开了人世,他们就把母亲接到了南桥,和他们住在一起,这样就能天天照顾老人,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能过得幸福、安详。他们一家人总是和和睦睦,其乐融融,2001年4月还被评为了区“五好文明家庭”。2015.12获镇“教子有方”最美家庭;2016.12获区“学习型家庭”。
四、勤奋耕耘 硕果累累
得奖项目 |
妻子 |
丈夫 |
个人得奖 |
1、中国地理协会会员 2、2016年起被聘为奉贤区中学史地学科中级职称评审专家 3、2007年9月起至今被聘为奉贤区中学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 4、2014.1评为校“学习之家” 5、2015.6区中学地理命题赛二等奖 6、2015.6区中学地理学具评比优秀指导老师 7、2015.12获镇“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8、2016.3区“嘉奖” 9、2016.12获区“学习型家庭” 10、2017.9获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优秀学员 |
1、2016.12被评为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指导者。 2、2015.2获得“国培计划(2013)”---- 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优秀学员。 3、2015.6.1带教的七(3)《追梦中队》被评为2014年度奉贤区少先队“快乐中队”。 4、2014.1校“学习之家” 5、2015.12获镇“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6、2016.12获区“学习型家庭” 7、2015年11月中学英语教研组被区教育工会评为2014-2015区教育系统文明班组。(尹老师为教研组长) 8、2015年1月荣获2014年度奉贤区“贤文化”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指导老师奖 |
课题论文 |
1、2014.5区“学习感动人物,收获心灵感动”征文三等奖 2、2014.12本人主持的区级课题《以项目化管理推进新农村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 3、2015.1《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学校教研组建设》获区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于区第19届教学节优秀论文集上 4、参与区级课题《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行动研究》的研究,2015.12已结题 5、参与区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高年级“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本课题正在实施之中)
|
1、20131.15《“师爱”从这里起航》获区征文三等奖。 2、2014.2.20《外来务工子女牛津英语学法指导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结题,且成果鉴定为优秀。 3、2014.3《pollution》获区课件评比二等奖。 4、 2014.12.29《感叹句》微课获区优秀微课课例。 5、2016《探寻“庐山”真面目》在市级刊物《心理辅导》杂志上发表。 6、2016.3.15《不哭,孩子,请hold 住》一文在奉贤区“问题学生”教育征文中荣获一等奖。 7、2017年3月《重走红色之路,传承革命精神》在《寻根溯源薪火相传》一书中发表。 8、2017.6《2016学年二模试卷听力部分讲评课》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 |
指导学生 |
1、2015年6月指导刘媛制作的“千姿百态的地形”获奉贤区中学生学具评比一等奖 2、2015年6月指导颜婷婷制作的“海洋基本地形”获奉贤区中学生学具评比三等奖 3、2015年6月指导徐嘉玮制作的“六大板块拼图”获奉贤区中学生学具评比三等奖 |
1、2013年12月指导韩宝平和李玲在奉贤区少儿快乐学习拼词达人邀请赛”中荣获三等奖。
2、指导朱薏婷在2014年4月荣获奉贤区第十三届初中英语竞赛三等奖。
4、2015年4月指导池雪怡在2015年4月柘林镇“葡萄架下柘林学子寻新貌”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
他们是平凡的、幸福的,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会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