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星期
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正文
胡桥学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9-01-25    发布人:胡桥学校   点击率:

胡桥学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2018年奉贤教育工作要点》,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坚守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建设“贤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堂建设,打造人文课堂。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发展学校特色,加快学校内涵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本学期学校工作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关心下,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着眼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提升,全校师生团结拼搏,齐心协力,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现将一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加强管理,追求务实工作效能。

1、强效信息两手抓,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有序做好20152018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总结工作,分析目标达成度,提炼经验,制定并实施学校新三年的发展规划。以上海市“强效工程”为契机,制定并实施三年规划和学年计划,挖掘优质资源,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重点推进信息化工作,开展智慧课堂和智慧评价两个区级项目组学校的项目内容的实践,就《家校携手,共育学生健康成长》在区级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的分享。

2、落实教育督导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认真对待每月一次的教育督导。督导前做好相关工作的梳理、总结以及材料的呈现。积极配合在课程计划、体育工作、基教评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团队工作、安全工作等方面的专项督导,受到督学的一致好评。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继2017年学校被评为“区和润特色奖”荣誉后,2018年又被评为“区和润发展奖”。

3、强化科研指导管理,提升整体科研意识。

学校不断完善科研制度,拓宽科研途径,丰富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学期圆满完成区级重点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高年级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基于智慧课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效的实践研究》的区级课题和区支点计划的申报工作。

二、立德树人,提升整体育人水平。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增教师职业使命。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坚持以党性铸师魂,以党性促师风,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做到月月有活动主题,事事有过后痕迹。每月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参加社区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参观党的二大会址主题党日活动等。学校主题党日活动获“奉贤区教育系统优秀奖”;学校获“奉贤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提名奖。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一贯致力并实践大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学期做好区“卓越教师”、镇优秀教师、学校优秀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并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做好区名师工作室学员的申报、推荐工作,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曹慧慧老师获奉贤区“五表率”先进个人,翁文华校长获区优秀骨干校长,胥秀珍等三人获“区骨干教师”,周毓洁等三人获“区优秀青年教师”,姚军等十人获镇优秀教师和2018年度特别贡献奖。11位青年教师通过申报评选,入选区相关名师工作室。

3、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团队育人水平。

加强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日常培训,学校重视对班主任、年级组长的培养,锻造一支敬业爱生、专业素质高、充满感染力的德育骨干队伍。本学期开展班主任基本功教育案例评比活动,朱燕群老师的家班共育案例被《东方教育时报》选用,同时入围奉贤区家班共育优秀案例。学校致力于班风学风的建设,开展温馨教室评比活动,不仅加强教室环境布置,更致力于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德育为先,加强行为养成教育。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充分运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在实践、内容、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落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暑期红色之路井冈山考察活动、国防教育体验实践活动和国旗班专业培训。秋季一至五年级、七、九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六年级学生的军训活动、八年级学生民防教育活动等。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推进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感恩月 “9.30”向烈士献花和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重阳敬老活动;给父母写一封信;召开一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等。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学生。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示范校的特色引领作用,深化打磨教育品牌,继续认真开展 “优质爸爸成长营”活动。本学期开展一系列和谐亲子活动,邀请邓光辉教授为6-9年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负面清单”讲座等,深受家长好评。

4、密切家校联系,提升家长管理效能。

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明确建立家委会的重要性,着力挖掘家长的潜能。本学期完成新一届三级家委会的换届工作。鼓励家委会委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定期召开家委会例会,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搭建起优质的亲自沟通,提升父母的管理效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5、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养成劳动习惯。

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学校通过多渠道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6、加强“欣悦”乡村少年宫建设,陶冶学生情操。

加强少年宫建设,做好学生喜欢项目开设及管理工作。以“欣悦”少年宫为依托,结合美术课、音乐课、拓展课、快乐星期五等资源,建立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艺术教育,开设滚灯舞、滚灯编扎、中国象棋、经典诵读、低碳环保等项目,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本学期还增加大、小滚灯舞、烙铁画、胸鼓等四个项目,共有80余人参加。

四、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1加强教研组工作管理,推动教研组队伍建设。

加强教研组工作管理,提高组室文化内涵,举行校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各学科教研组长分别从理论学习、教师发展、学科活动、学科竞赛、活动成果等方面对上学年的教研组建设的情况作了交流汇报,交流中突出了亮点,彰显了特色。最终评出9个校优秀教研组,其中小学语文教研组评为区合格教研组。

2、深入聚焦课堂,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本学期,以区23届教学节为契机举行了“孜慧”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两笔字(钢笔、毛笔)、案例、微课四个评比,评出了综合能力奖和单项奖。学校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取得较好成绩。五位老师在区“希沃杯”微课程大赛中获二、三等奖;周娉获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二等奖,朱丽娜获区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3、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学校以教学节为契机,由胡桥学校全体行政和年级段长组成的视导组对一、二、三、七、八、九年级分两次进行了校本化的学段教学视导。通过“听”——随堂听被视导的年级组相关教师的常态课。“看”——看班容班貌,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文明礼貌、卫生状况等。“查”——查备课、作业、听课本。“问”——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状况。以此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学校坚持立足需求、服务发展、共享资源、提升效能的原则,不断优化数字校园学习环境和服务环境,提升教育教学应用及管理服务水平。我校智慧课堂和智慧评价项目被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列为项目组学校,区智慧课堂项目组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同时,学校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智慧课堂专项培训,以及智慧英语和数学平台的应用培训。

5、关爱特殊学生,加强特殊教育。

学校制定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计划,坚持每二周一次的送教工作及已经随班就读的个别化教育。学校积极配合区特教工作的推进,及时上报上传特教信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听障中心和区特殊教育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好特殊学生的相关管理工作。

五、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本届科技节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注重探究过程,围绕主题为“尝试体验 感悟创新”开展科技节活动,共设立7大比赛项目,如“科普知识竞赛”、“空间思维比赛”、“高空坠蛋比赛”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2、重视学生体育活动,促学生体能发展。

加强体育工作督查,抓好阳光一小时活动,坚持每周的三课(四课)二操二活动,举办第20届校运会和冬季跳踢比赛,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测试及快乐星期五活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2018体质健康测试中我校优秀率12.43%,良好率39.58%,合格率98.60%。学生参加2018第二届“跆协杯”上海市跆拳道联赛,获得四块金牌,团体第二。学校获奉贤区2018年“一镇二品”全民健身项目进校园推广基地。

3、强化卫生健康工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认真落实卫生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卫生教育与管理。定期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测量及健康知识抽查,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卫生院做好传染病预防、教室的消毒工作,坚持每天做好晨检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4、丰富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各班级的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街道,开展服务他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此外,学校团支部共开展8次团课,发展2名新团员。

六、夯实服务,促进各项保障工作。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今年完成孜恒、孜新两楼连廊工程、师生厕所维修改造工程以及校园操场绿化改造工程,改善校园环境。重点做好城乡一体化项目——图书馆提升工程,给师生创建阅读学习的场所,提供现代化的借阅功能。学校硬件设施设备投入得到整体的提升(实验室、听力耳机、PAD信息化设备等)。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勤俭办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财经纪律。本学期接受并认真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消防安全检查、经济合同检查、收费工作检查、城乡一体化项目检查、星光计划项目检查、食堂安全检查及资产工作检查等工作。

3、打造安全卫生健康校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学校食堂食品质量、环境卫生管理,严守食品安全制度,严把食堂质量安全关,确保了学校师生饮食健康安全,学校食堂在区级综合评定中获B级。本学期对师生餐厅部分餐桌椅进行分批更换,优化师生用餐环境。完善清洁校园等工作,积极迎接全国文明城区年度测评暨上海城区文明进步指数的阶段测评。

4、完成教代会选举工作,开展丰富的工会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如:插花培训、元宵喜乐会、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教职工卡拉OK比赛活动等,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工的生活情趣、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积极配合党支部完成学校新一届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第七届工会成立后,召开两次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了2018年度考核优秀、行政奖励候选人名单及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5、发挥人事杠杆作用,激励教师合理配置。

认真细致做好岗位设置,积极组织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做好年度考核行政奖励等工作,进一步激励教职员工热爱教育事业,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本学期,1名教师获评高级教师职称,2名教师获评中级教师职称。8位教师获年度考核优秀,获区行政嘉奖。

 

 

 

胡桥学校

2019.1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