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星期
家长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学校 > 正文
胡桥学校家长学校《优质爸爸成长营》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03-12    发布人:胡桥学校   点击率:
 

胡桥学校家长学校《优质爸爸成长营》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上海市奉贤区胡桥学校地处奉贤远郊,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全校共有80名教职员工,23个班级,569名学生。80%左右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子女学业,但支持力度有限。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自身受教育比较少、学历较低,从外地把孩子带到上海上学,希望子女能够在学校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期待子女将来在社会上拥有好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他们对正确的教育方式认识不够,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容易盲目采用批评的方式,而没有通过与子女进行充分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2.亲子互动时间少,形式内容单一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时间长、生存压力大,双休日、节假日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很少,而且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互动较少,主要集中于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关注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时常感受本应来自家长的关怀,在学校的表现会相对较薄弱,长此以往,不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校以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及其父亲的问卷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父亲缺位现象突出,父亲单独在家陪伴学生的时间最少(比例为13.9%)。父亲作为子女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在儿童期的人格发展、社会认知等方面乃至在青少年期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独立性、创造性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父亲角色的缺失和缺位,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越来越普及的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问卷发现,孩子们渴望得到父亲的陪伴,希望得到父亲关心和帮助的人数占了较大的比例。因此,学校从“如何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如何参与孩子的教育”、“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出发,聚焦父爱,聚焦父职,参与孩子成长,让爸爸们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实现家校的互动共赢。

二、课程目标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学生、家长是校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链接是十分重要的。

总目标:

通过优质爸爸项目研究和实践探索,对父亲进行角色教育,探索父亲角色对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父亲角色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此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合作,达到“加强父教力度,提升孩子高度”的目标,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以父亲为第一辅导对象,以沟通 陪伴 成长为核心内容,给父亲实施专业化的培训和辅导,关注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父亲如何正确地与孩子相处,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庭教育模式的改变来正确地教育孩子,提升家庭教育效果,改善之前诸多不和谐的家庭教育问题,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共建和谐关系。

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爸爸课堂活动:针对爸爸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问题开展相关教育讲座,转变爸爸们的教育理念,推动爸爸教育理念的归位。

第二阶段爸爸角色训练团体辅导:借助团体辅导课程对父亲的教育,让父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部分参与到全员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使学校的家校合力育人工作更加灵动和立体。

第三阶段沙盘团体辅导: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发挥爸爸们的集体智慧,学习亲子沟通方法,坚定信心,形成亲子教育的共识。探索家庭关系,习得亲子教育中的夫妻合作、亲职、亲师、同伴矛盾处理技巧,提升父母亲职功能。

第四阶段亲子拓展活动:推动爸爸们保持良好的亲子行动,促动参与少、变化少或者还没改变的爸爸,通过让“优质爸爸”更优质的同时,也要让“后进爸爸”跟上来,以生动的活动,打动、促动这部分父亲,克服现实困难,改变教育心态,从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日常亲子关系两方面行动起来。

三、课程内容

(一)爸爸课堂活动

学校把握每个爸爸都想做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的心理,设计“优质爸爸”成长课程,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针对爸爸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问题开展相关教育讲座,转变爸爸们的教育理念,推动爸爸教育理念的归位。

年级

模块

主题

主讲人

备注

一年级

习惯养成

《学着做爸爸》

袁胜芳

专家

二年级

习惯养成

《爸爸如何帮助孩子训练注意力》

张华

专家

三年级

个性塑造

《“陪”出一条小书虫》

邓光辉

专家

四年级

个性塑造

《谨防爸爸陪伴的五个坑》

张华

专家

五年级

青春期教育

《要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

颜苏勤

专家

六年级

青春期教育

《我是你的爸爸,更是你的朋友》

袁胜芳

专家

七年级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的女孩/男孩,父亲应该如何陪伴成长》

颜苏勤

专家

八年级

生涯规划

《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

周圆

专家

九年级

生涯规划

《走在人生转折点》

袁胜芳

专家

(二)爸爸角色训练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主题:

爸爸角色训练

2团体辅导特色:

团辅活动定位科学,立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团辅活动以父亲群体为辅导主体,适用于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的父亲。团辅活动过程完整,从理念更新到行动实践,层层深入,持续推进,符合心理辅导活动要求。

3、团体辅导目标:厘清父亲职责、习得亲子教育中的夫妻合作、亲职、亲师、同伴矛盾处理技巧,促进父亲在孩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家教养成方面的参与和主导,提升亲职功能的质量。

次数

团体主题

团体内容

1单元

了解团体动力

确立团体目标

觉察父亲职责、功能、目前育儿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社会计量法

房树人投射测验

角色扮演

团体分享

2单元

父亲亲职理念、做法及优缺点

家庭雕塑呈现(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和超理智型)

3单元

父母亲职功能的差异及协调

家庭的三角化关系

4单元

亲子关系模式

亲子关系处理技巧

关系模式(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

沟通模式(事实交流,情绪交流,关系交流,指令交流)

5单元

亲师、家校沟通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6单元

与孩子同伴关系的处理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对团体辅导中印象最深的活动或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连接

(三)沙盘团体辅导

在爸爸角色训练的团体辅导结束后,立足前期的亲子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根据调查反馈的亲子关系问题,本阶段加入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孩子和妈妈),开展沙盘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发挥爸爸们的集体智慧,学习亲子沟通方法,坚定信心,形成亲子教育的共识。

次数

主题

对象

1单元

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融入集体

全体爸爸

2单元

支持孩子,用心沟通

爸爸和孩子

3单元

感悟情绪,改善家庭关系

爸爸、妈妈和孩子

4单元

建立心中的家园

孩子(爸爸在一旁观察)

亲子沙盘辅导将沙盘游戏作为载体,让爸爸和孩子把平时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感、羞于表现的肢体关爱,如拥抱、握手等,在沙盘体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帮助爸爸和孩子增进理解、加深亲子间心理沟通、重建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寻找合适的家庭互动模式,比语言更自然、更和谐。

(四)亲子拓展活动

亲子拓展课程是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为爸爸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戏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给爸爸提供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开辟亲子交流的渠道,形成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为展现爸爸的男性魅力和榜样作用提供必要的舞台。

亲子拓展课程目标是推动爸爸们保持良好的亲子行动,重点是促动参与少、变化少或者还没改变的爸爸,通过让“优质爸爸”更优质的同时,也要让“后进爸爸”跟上来,以生动的活动,打动、促动这部分父亲,克服现实困难,改变教育心态,从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日常亲子关系两方面行动起来。

次数

模块

主题

内容

1单元

情绪管理

我的情绪我做主

团体活动:互动式体验

2单元

亲子沟通

爸爸听我说

室外拓展:背靠背、呼啸而过

3单元

习惯养成

成长路上的有力支持

室外拓展:信任之旅、齐心协力

4单元

心灵成长

构筑爱的海洋

室外拓展:热身活动、亲子巨画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次安排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爸爸课堂活动

4

分年级进行

2

爸爸角色训练团体辅导

6

分段

3

沙盘团体辅导

4

分段

4

亲子拓展活动

4

分段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方法

1、加强宣传,普及知识

学校重视家长学校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优质爸爸成长营”家长学校课程。为适应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开设微信平台、校园网站,家长可以在这两个平台上进行家长育儿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2、主动参与,注重体验

“优质爸爸成长营”课程是理论知识、团体辅导、亲子游戏等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为爸爸和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活动中,以亲身体验,打动、促动爸爸们,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家长学校,从部分参与到全员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

3、分层教学,转变理念

学校把握每个爸爸都想做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的心理,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为不同年级的爸爸们设计“优质爸爸”成长课程,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针对爸爸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问题开展相关教育讲座,转变爸爸们的教育理念,推动爸爸教育理念的归位。

4、交流展示,沟通成长

在活动中,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给爸爸们提供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给爸爸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充分去沟通和交流。开辟亲子交流的渠道,形成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为展现爸爸的男性魅力和榜样作用提供必要的舞台。

五、课程评价

通过每周、每月、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爸爸课堂”调研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作为学校客观评价课程开展的依据。

同时,学校引入动态评价策略,设计并为每位爸爸下发“优质爸爸”成长课程卡,参加课程学习的爸爸将获得成长学分,在毕业那天和孩子一起接受“优质爸爸证书。

六、课程保障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翁文华,全面负责家长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邱雪弟、詹峰,确定家长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家长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组员:何文辉、彭纪华、陆群、詹彬、江卫星、张杰、耿艳飞、周毓洁、唐仁荣、陈玲、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

()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翁文华、何文辉、邱雪弟、詹峰、彭纪华、陆群、詹彬、江卫星、张杰、耿艳飞、周毓洁、唐仁荣、陈玲、朱燕群、张菊红、曹慧慧、夏晨、金翠婷、吴超群等

(三)保障措施

1、完善硬件配套设施:

学校拥有第一、第二、第三会议室,适用于开展不同规模的家长学校爸爸课堂活动。在小学部和初中部分别设立心理咨询室,总面积达189平方米,包括个别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测量室和团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供团体辅导和沙盘辅导使用。学校拥有三个标准篮球场、一个200米跑道的大操场,为开展大型亲子活动提供场所。

 2、保障经费落实到位

学校非常重视学校家长学校工作,包括场所的装修,器材和设施的配备等,所有费用均由学校承担。2018年、2019年学校以“优质爸爸成长营”项目成功申报了区“星光灿烂”计划项目,并分别获得区近20万和近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该项目的使用。该项目还获得区“支点计划”项目奖励,奖励费用均用于激励教师。

3.授课时间:每个学期,每个年级对爸爸课堂的时间由政教处统一安排。

4.宣传交流:每一次活动前后,班主任会在家长群里对课程进行宣传,点燃更多爸爸的参与热情,调动爸爸参与学校“优质爸爸成长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评价反馈:每次活动结束都进行效果评估与跟踪反馈,深入了解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原因在哪儿,增强后续的“优质爸爸成长营”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七、总结反思:

第一,一体化的父教校本课程体系要从顺应每位爸爸的内心需求出发,将以往分散的、深受爸爸和孩子喜欢的父教亲子活动整合梳理后以课程的形式推出,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让爸爸参与活动的动机与要求更为明确,即参与父教活动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爸爸就是一种终身职业。

第二,改变家庭教育模式,改善家庭关系。参加过优质爸爸成长营的爸爸在育儿观念上有了不小的转变,他们会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会换位思考,会实施新的亲子教育实践。

第三,学校力争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将“优质爸爸成长营”项目做精做细做强,致力打造成为上海市优秀父教品牌项目。在全市、全区全面推广,实现校内校外同频共振,优质爸爸”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用优秀爸爸的生动实践带动其他爸爸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让更多的家庭受益,形成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