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信息表
学 科: |
初中>体育拓展> |
语 种: |
汉语 |
媒体格式: |
教学设计.doc |
学习者: |
学生 |
资源类型: |
文本类、课件类素材 |
教育类型: |
初中教育 |
作 者: |
姚 军 |
单 位: |
奉贤区胡桥学校 |
地 址: |
奉贤区柘林镇胡桥社区窑桥中心路101号 |
||
Email: |
13611940515@139.com |
二、具体安排
年级 |
|
学期 |
|
课次 |
10 |
执 教 |
姚 军 |
|||
单元学习目标 |
身体发展目标: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各运动器官的协调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滚灯艺术的基本动作,增强自身文化素质的修养,培养学生的滚灯艺术的欣赏能力。 心理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刻苦锻炼、不断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意识。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互相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体育、弘扬祖国优秀地方文化。 |
教 学 重 点 |
1:滚灯基本动作的学习与掌握 2:力量与灵敏、柔韧的协调 3:基本动作完成时身体的协调性 |
|||||||
课次 |
教学内容 |
学习目标 |
重点 难点 |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 |
||||||
一 |
大小甩 小甩:手臂微曲,手腕转动,手臂转动幅度小; 大甩:双臂侧平举,甩动手腕,带动手臂呈波浪形运动。 |
1、发展学生力量、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协调性。 2、: 学习并掌握大小甩基本动作。体会手腕转动和手臂甩动的差异。 3、培养学生善于模仿、积极思考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
教学重点手腕转动和手臂的甩动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与协调 |
1、教师演示大小甩动作,提出问题 2、学生带着问题练习,体会两者不同之处 3、教师启发性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4、小组练习,互帮互学 5、教师辅导,强调动作协调性 6、小组展示:比一比谁的动作大方、舒展 |
||||||
二 |
抛球: 左(右)手拿滚灯,把滚灯朝身后上方抛,右(左)手向上从脑后接住抛过来的滚灯。 |
1、增强学生上肢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了解抛球动作过程,提高学生抛、接滚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
教学重点 抛球时身体协调性、上肢抛球 时位置感。
教学难点 协调性、位置感 |
1、教师演示身后抛球动作,学生观察; 2、学生2人一组尝试: a)1人身后抛球,1人接球,体会抛接球动作; b)单人身后抛球,逆向转体接球; c)探讨身体协调性对抛接球影响; 3、小组评比,哪位做得好; 4、教师小结、讲评,提出抛球要领(演示:双脚开立略比肩宽,腿稍弓,身体稍向左倾进行抛球); 5、学生尝试互帮互学教师巡视、纠错、辅导; 6、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7、学生创想性练习(不拘形式,只要绕过身后的抛球练习)。 |
||||||
三 |
打花: 肘部弯曲,滚灯置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开始时,右手朝上向内转,左手朝下向外转,连续进行 |
1、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 2、掌握基本的打花技术。提高手腕力量及手臂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善于模仿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
教学重点 双手同时转动滚灯的连续性
教学难点 不同体位下打花的协调性 |
1、 教师演示打花技术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尝试胸前打花动作 3、 教师针对性抽查分析改进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纠错 5、 不同体位下的打花动作 1) 胸前 2) 体侧 6、学生个性展示教师点评 |
||||||
四 |
双叉 左(右)手向斜上方举起,右(左)手向斜下方垂下,左右手同时在腋下转动滚灯 |
1、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协调性 2、学习滚灯双叉技术动作,体会动作要领,并能熟练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互帮互学的学习能力
|
教学重点 双手同时转动滚灯的协调性
|
1、 教师演示双叉(大甩、小甩各一次)学生观察。 2、 学生2—3人为小组进行练习 3、 教师巡视、辅导。 4、 小组展示,教师归纳小结。 5、 学生自主练习,组内互帮互学、纠错 6、 师生评议。 |
||||||
五 |
滚地龙: 曲膝弯腰球着地,双手交臂抓灯,使球在地上作直线或曲线滚动 |
1、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 2、学习并掌握滚地龙动作的基本步法、基本抓球手法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
教学重点 双手交替抓球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球滚动时与步伐的协调性 |
1、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演示 2、 分组讨论尝试 3、 教师巡视辅导 4、 分组展示看谁动作协调 5、 继续学习、巩固提高 6、 滚地龙接力赛 1)、直线十米接力 2)、圆圈接力 7、师生评议 |
||||||
六 |
缠腰: 右手抓灯提至腰旁,向身后划平圆,左手在身后抓灯,顺势向身前划平圆并完成左右手交接。 |
1、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协调性 2、学习滚灯缠腰动作,掌握身前身后双手交换互握抓球的手法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
教学重点 双手互换抓球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体前曲臂拉灯 |
1、 教师用篮球与中滚灯各演示一次缠腰动作; 2、学生尝试体验两种球缠腰时的不同之处; 3、3—5人为小组进行缠腰练习; 4、教师巡视、讲解、示范辅导; 5、小组展示,评出掌握动作好的同学; 6、分层练习,互帮互学; 7、学生创想性练习。 |
||||||
七 |
单、双脱鞋 单脱鞋从缠腰动作开始,灯滚至身体一侧,单腿上抬,灯从腿下过,另一手接灯。双脱鞋在单脱鞋基础上两腿轮换上抬。 |
1、发展学生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协调性 2、学习并掌握单双脱靴的基本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
教学重点 左、右脚交替做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
1、教师单脱靴演示,学生观察 2、教师请学生模仿、讨论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4、学生创想练习,教师启发 5、引导学生双脱靴练习 6、学生继续练习,教师辅导 7、学生个性展示,教师点评 8、双脱靴大擂台 |
||||||
八 |
鲤鱼卷水草: 练习者仰卧地上滚灯置于身体右侧,练习时双手抓灯拧灯至腿部放左手举灯从臂部下方滚过,左手抓灯放右手拧灯至头上方左侧,右手抓灯往头顶划平圆至右侧为一圈
|
1、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协调性 2、初步掌握鲤鱼卷水草的基本技术动作,增强腰腹肌肉力量 3、培养学生勇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重点 滚灯滚动时与举腿的协调
教学难点 仰卧平躺时转动球手抓滚灯的技术 |
教法: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方法 学法: 1 学生观察动作 尝试练习 2 分组练习 教师巡视 辅导 解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3 学生分组讨论 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4 学生动作展示 5 师生评议
|
||||||
九 |
鹁鸪冲天: 丁字站立右手抓灯。右膝顶球顺势提灯至头上方,控制球,上体后仰眼看灯 |
1、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能力,增强学生爆发力及平衡能力 2、学习并掌握“鹁鸪冲天”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开拓的学习精神 |
教学重点 动作协调性及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难点 |
1、 复习“大力士”动作,并请学生展示; 2、教师“鹁鸪冲天”动作演示,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讨论“鹁鸪冲天”与“大力士”动作不同之处;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较好学生展示; 6、开展学习竞赛: a、3—5人为一组互帮互学; b、比一比,哪组掌握动作同学多,哪些同学动作好。 7、 教师评议。 |
||||||
十 |
白鹤生蛋: 跳上大灯慢慢滚动滑下,着地全蹲,双手曲肘向后反抓灯至头顶放置前面。
|
1、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灵活性 2、学习并掌握白鹤生蛋的基本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勇于战胜自我的良好心理品质 |
教学重点 滚动时身体的平衡能力 教学难点跳上滚灯滚落时,屈肘抓球的连贯性 |
1、跳山羊练习→跳滚灯练习; 2、全蹲背靠灯,曲肘反抓灯至头顶练习;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创想性练习; 6、学生展示,教师评议; 7、学生自编自创展示学生风采。
|
||||||
安全保障 |
1:安全教育 2:课前滚灯检查 3:平整场地 4:练习时加大间距 |
评价 与 方法 |
1.评价原则: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 (3)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2.评价内容: 知识技能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滚灯基本知识的了解,滚等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情况。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要包括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学习与主动参与的能力,交流表演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主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勤学苦炼的情感意志,在团体中的表现,勇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评价方式: 等级评定为主,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采用学生个人自评,同伴互评,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