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学校: 胡桥学校 督查时间:2017年9月 26 日
序号 |
督查要点 |
评价 |
督查情况简述 |
||
好 |
较好 |
一般 |
|||
1 |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思路清晰,方法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检测性;有环境育人的意识和氛围; |
|
|
|
1、我校本着“文明和谐 开拓进取”的校风,围绕“立德树人落地生根”这一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两纲”教育为基础,立足学校实际,继续把文明校园的创建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总抓手,以奉贤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主线,提炼学校精神,培育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打造“贤文化”特色的“人文蕴育”德育工程,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2、学校曾获奉贤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点、上海市安全文明校等荣誉。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本着“规范行为、培养习惯、提高素质”的原则,将各种要求进一步细化,依托课堂主渠道教学、各种舆论宣传、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多方教育资源整合,贯穿、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并力求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基本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了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奉贤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四星级达标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016-2017年度奉贤区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
2 |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进评价体系”工作;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 |
|
|
|
1、抓“节日”契机。“清明节”期间,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网上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组织学生到金山区漕泾烈士陵园祭扫、献花和宣誓;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等传递正能量的活动,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之情,激发爱国情感,同时营造文明向上的网络环境。读书节上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尽享读书之乐”的主题,开展“童心向党”朗诵、歌咏、讲故事活动,培养学生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的优良品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书香文化。 2、抓“热点”契机。结合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迎检工作,提高未成年人对创建文明城区和文明校园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结合全区文明城区迎检工作,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城区知识全知道活动,大力普及文明城区相关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挥学生的纽带作用,带动父母爷爷奶奶参与文明城区创建。 3、抓“亮点”契机。开展“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争当社区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具特色的践行传统美德活动,建设文明家庭、推动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倡导未成年人在家中为老人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全校开展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并推选六(1)班宋琪和八(3)班褚家涛两位队员评选区美德少年。
|
3 |
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员育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全校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校本培训项目;重视班主任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 |
|
|
|
1、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倡导在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示范者。形成“人人承担育人重任,堂堂渗透德育内容,处处蕴含德育寓意,时时贯彻德育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和格局。微视频《最美的路》荣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当代教师风采视频征集入围作品。 2、结合学校实际,将逐步进行提升全员育德能力的校本培训。从规范教师行为入手,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入手,通过专题讲座(《构建当代教师的人格金字塔》——老园丁讲师团何克华)、书籍阅读(“书载青春,这young悦读”、案例分析( “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演讲活动、“喜迎十九大,讲述身边好党员”主题演讲比赛)、网络学习等多元形式,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全员育德”意识。 3、学校重视班主任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建立起了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认真组织班主任的校本培训工作,本学期重点加强班主任专业水平发展的相关培训。通过听讲座、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引导班主任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学生。同时,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帮教工作。组织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依托《我爱“贤文化”》区本德育活动教材,开展“贤文化”教育主题班会评比,推进“贤文化”教育纵深发展。2016年12月,尹旭东老师的论文《师爱,在家庭中闪光》获得一等奖;2017年9月,朱燕群、彭英杰、陈玫三位老师参加“贤润杯”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分获小学组和初中组的三等奖。
|
4 |
完善并实施德育课程,对德育课程的落实、质量监控等有具体的措施; |
|
|
|
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校定位;三是九年一贯制办学体系的需求;四是生源外来农民工子女占大多数的特点。我校开设基础性德育课程:小学一年级开设《道德与法制》, 小学二至五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初中六至八年级开设《思想品德》, 九年级开设《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程,这些是显性课程。还有隐性课程如语、历、地、音、体、美、数、理、化、生、科学、信息科技、英、劳技等。拓展性德育课程有阅览、心理、民防、拓展、体育大活动、广播操、眼保 健操等。开设专题教育课程如晨会课、午会课、班团队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每周五早读课定为贤文化经典诵读。 我校现编写《适合的是最好的》、《好习惯 伴我成长》、《弟子规》等多本校本教材,并依托华亭资源联盟共同编写德育教材《培养良好习惯,起航美好人生》。利用午会课、班会课等学习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胡桥学校教师师德考核细则》、《胡桥学校班主任考核实施细则》、《胡桥学校班主任岗位考核条例》、《胡桥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胡桥学校班主任一日、一周、一月、一学期常规工作》等制度,学校坚持将师德要求融入校本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将育德意识、育人能力纳入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行师德考核和奖惩制度,实施师德档案制管理。在各类推优评先、岗位聘任、教师奖励、绩效考核等工作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
5 |
家校联系渠道畅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
|
|
|
1、学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如适应教育、学习方法、青春期教育及亲子沟通的讲座指导。 2、学校校本刊物《 爸爸听我说》架起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心灵桥梁,并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尤其指出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去年年底,区教育局在我校设立“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和谐关系训练基地”,我们与上海师范大学进行合作,设立“优质爸爸成长营”开展家庭教育专题研究,并且召开了现场会。这次活动的总结在今年7月的《奉贤教育》科研版上刊登。这个项目一直在跟进中,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面向全区开设 《优质爸爸成长营》的现场会。
|
6 |
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并有教师帮教制度;成长困难学生个别化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 |
|
|
|
1、排摸“特殊学生”,建立档案。 2、开展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每天中午11:30到12:30,心理咨询室“畅语小屋”开放由3位教研组成员轮流值班,并做好了辅导记录和台账的整理。 3、开展咨询工作。主要以“团体心理游戏”以及“特殊群体咨询”为主,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残障儿童等,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必要时转介到专业机构。 4、广泛宣传,多方渗透。阅览室的报刊和书库适当增加了心理类的书籍和报刊杂志,校园广播,板报栏也充分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内容积极健康,贴近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并力求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5、学校注重学生的生涯规划。2017年6月30日在低年级开设“长大后的我们”职业启蒙阅读活动,邀请了全体一年级学生和30多位家长参与。孩子们对长大以后做什么进行了职业畅想,学生都想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长处,为自己的未来做正确而合适的规划,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随后8月份开设了两次网上微课活动,9月27日我校将开设职业绘本制作活动。将学生的作品汇编成册。
|
|
总体评价 |
|
责任督学(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