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星期
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正文
胡桥学校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7-09-11    发布人:胡桥学校   点击率:

指导思想:

依据《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根据区教育研究中心工作要点,聚焦课堂教学研究,以落实《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等为抓手,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关注核心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科教育新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与方法,促进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以第二十二届教学节为契机,深化落实“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品质”的教学节主题。开展积极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区办学资源联盟的优势,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努力使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工作重点

1、根据奉贤区第二十二届教学节指导意见,制定本校的教学节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教学节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区教学节的各类展示评比活动。深化落实“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品质”的教学节主题。

2、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以生为本,立足课堂,提升教学质效。扎实做好课程教学常态管理工作,精细管理、创新管理,有效提升胡桥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以“阳光学校办学资源联盟体”为平台,共享区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资源联盟体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交流互动,进行教学研究。以联盟体为单位,积极参加区级的各项评比活动,争取在各项区级评比中获得较好成绩。

4、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校优秀教研组评选等活动,提高教研组活动质效。

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进“全面课程,校本特色”的课程建设

1.加强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为三类课程的实施提供时空保障。严格按规定课时组织教学,保证实施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时空,切实全面落实市教委课程计划。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重视内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针对差异来实施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落实课程计划中,要求教师积极落实学科德育渗透,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并把检查情况在教师会议上进行反馈,及时跟进检查,确保课程全面执行。

2.推进拓展型课程的多元开发。1——5年级落实“快乐星期五”及快乐30分行动计划,6——8年级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健身锻炼一个小时的目标。本学期拓展型课程小学安排于每周五下午,初中安排在每周四下午,开学初严格把关教师的课程申报,在保留原有《滚灯》、《烙铁画》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开设内容新颖、学生感兴趣的、可操作性强的新课程。经过层层删选,本学期共开设《手指画》、《剪纸》、《十字绣》、《书法》、《中国象棋》等46项课程,并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基地,构建“绳、毽、球、棋、读、写、歌、舞、画、工艺、农艺”等自主选择类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

(二)规范教研制度, 提升教研有效性

1.加强优秀教研组评选工作。以规范教研组评选为抓手,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入手,从课程要求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细节做起,引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呈现能力,不断提高常态课堂教与学的质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结合教学节开展校“示范、优秀、合格”教研组的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在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教研组工作质量。

2. 围绕主题开展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品质。帮助教研组提升教研活动内涵,研究适合校情、“组”情、“教”情、“学”情的教研方式和备课方式,既要“研教”又要“研学”,从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主题,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提升。

3.强化常态检查。行政人员深入教研组,本学期开始不定期进行校级常态学段视导,通过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促进教研活动质量提高。

4.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管理参与度。邀请教研组长参与教师的教学常规各环节检查,尤其是教学五环节的不定期检查,并进行有效反馈,全面了解组内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敦促教师改进教学态度和方法。

(三)切实加强精细化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求质量

1.分层培训,加强指导。对全体教师和教研组长进行如何规范教学常规的专题培训,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规范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中。

2加强检查,督促整改.。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学五环节的检查力度,定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检查交叉进行,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切实做好年级段教学视导工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借助资源联盟优质资源,通过专家和本校骨干教师团听课、评课、指导反馈以及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措施,及时获取教学工作的信息并及时反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严格上课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积极开展教学节活动。以二十二届教学节为指导,积极参加区各类展评、评比活动,学校制订切实有效计划,开展学校层面的教学节活动,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5.继续做好随班就读学生以及学困生的相关常规管理,提高教师关爱随班就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6.认真做好各年级段的衔接工作,重点做好幼小和小初衔接工作。

7.加强教学反馈,落实质量监控制度。建全和完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横向和纵向质量分析。尤其对年级后十名同学加强补差力度,提高合格率。各主要学科任课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教研组长完成本组的教学质量报告,并及时反馈信息给教导处。音体美等学科期末上交学生考试成绩,其他学科上交试卷和学生成绩,部分学科以作品和成绩(如:劳技)。以上资料均作为常规考核的项目之一。

8、建立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质量监控力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以教学质量分析为抓手,强化教学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成功经验及时推广。

(四)强化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新农村教师、学科教师、高级研修班、新教师等各类培训,开展部分教师培训后的展示活动。针对“十二五”师训的要求,继续做好培训的管理工作。区级层面:积极配合区进修学院师训部组织好教师的各项业务培训,督促教师认真参加和完成各项培训活动;校级层面:完善教师成长档案袋,督促老师按要求完成非课程化校本培训,并将相关的资料及时保存在自己的档案袋中,以便真实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

2.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对1—2年期内的3名新教师确定导师名单,对青年教师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鼓励争先,鼓励挑重担,从思想、业务、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帮助,要求青年教师“争先、争鸣、不争利”。

 3.注重职初教师的培养。(1)召开新教师结对带教会议,明确带教任务、目标。(2)加强随堂听课,即时进行课堂教学指导。(3)提高备课、作业批改检查密度。(4)新教师上亮相课。进一步加强交流。作为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才,要求老教师榜样化,中年教师典型化,青年教师骨干化,形成和谐一体化。结合区培训中心的工作要点,对五年期以内的新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导新教师尽快胜任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能力。

4.开展青年教师每月一次的系列专题活动,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学用一致、注重实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5、认真做好今年新立项的区级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以及2016年立项的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做好校级课题的指导工作。做好教科研课题的持续研究与中期管理。加强教研组专题研讨,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教研结合,互促互进。

(五)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班工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毕业班现状分析工作,针对问题,明确工作重点。这届的五年级和九年级任务很艰巨。

2.主动与班主任、课任老师、学生沟通,做好毕业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3.做好毕业班学生的辅优补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初三情况分析会,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加强考试组织形式的规范化,注重考试结果的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5.分期分层召开学生会议和学生家长会议,使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合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6、积极做好一年级“零准备”相关工作。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家长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有效落实市教委教研室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与等级评价制度。

(六)加强体育、科技、语言文字和馆室管理等其他工作

1.按课程计划开足体艺类课程。开展学校三团一队活动,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2.本学期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好新一届学校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认真做好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做到信息准确,手续规范,实现电子化管理。

3.完善学校各专用室使用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提高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等专用教室的作用,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

4、用好图书馆资源,通过新书推荐、借阅图书,开阔师生的知识面,做好读书工作。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的习惯。

 5、积极做好语言文字的创建与宣传,利用好宣传阵地(广播站,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校园网),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推普氛围。

6、完成各类考务工作,尤其是区统考工作。组织好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报名、拍照和毕业材料等工作。科学规范、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教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行事历

九月份

1、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及教导处工作计划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3、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

4、制订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5、制订校第二十二届教学节计划

6、一年级准备期教师会议

7、起始班、毕业班学生会、家长会、教师会

8、校第22届教学节启动

9、校第22届教学节系列活动之——校优秀教研组评选(第四周)

10、校教学节系列活动之——区特色课程选送

十月份

1.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2. 第3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

3、第16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4、校第22届教学节系列活动之——部分教研组活动展示

5、校第19届体育节

62017区级课题及校级课题开题工作

7、区合格教研组验收——中学英语(初定)

十一月份

1.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2. 青年教师专题培训

3. 期中考试

4. 五年期教师考核

5. 校第22届教学节系列活动之——“孜慧”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

6、校科技节系列活动

7.教学常规检查

8、校第22届教学节系列活动之——课程建设专题讲座

十二月份

1、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2、校冬季小型体育竞赛活动

3、青年教师活动

4、201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

5、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写字等级考试

6、区级课题结题工作

7、校第22届教学节系列活动之——拓展型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8、阳光资源联盟学科视导(学科待定)

一月份

1.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2. 教学节总结、闭幕式

3.期末考试

4.教学常规检查

5、 做好学生评语、成绩评定工作

6、 完成期末总结、资料归档工作

胡桥学校教导处 2017.9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