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学校: 胡桥学校 督查时间:2017年4月 27日 上午
序号 |
督查要点 |
评价 |
督查情况简述 |
||
好 |
较好 |
一般 |
|||
1 |
学校对“减负增效”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如制定实施计划或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规定和措施等)。 |
|
|
|
学校认真落实市教委、区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减负增效”的实施方案。成立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实行“减负”工作领导责任制,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
2 |
组织教师学习《上海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有效教学方面相关文件;教研组(备课组)有学习、研讨课程标准活动。 |
|
|
|
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及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上海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有效教学方面的相关文件。要求每个教研组从网上下载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全校性的集体教研活动,分成8个教研组展开学习、讨论,达成共识。 |
3 |
周课时数、学生在校作息时间符合市教委有关规定,并通过适当途径告知家长(如家长会、校网站、微信群等方式)。 |
|
|
|
严格执行市教委规定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制度,学生每日在校用于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没超过7小时,每天保证了学生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齐、开足三类课程。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一、二年级每周32节,三年级每周33节,四—九年级每周34节。并通过家长会、校网站、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告知家长。 |
4 |
对规范学生作业、作业量、考试、印刷练习卷、订购教学辅导资料等相关方面制定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好。 |
|
|
|
学校紧紧围绕市、区减负增效工作要求,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制定《胡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保证体系方案》对学生作业、作业量、考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减负要求。严格执行中小学竞赛审批制度,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一律不参加;教辅材料3—9年级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一本,而且由学校统一购买,做到“三不准”:不准要求学生乱购教辅资料,不准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不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
5 |
围绕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研讨课、公开课、教研组专题研讨等)。在备课、上课、设计作业、批改作业、课外指导等方面有规定、有措施。 |
|
|
|
1、学校以教研组为抓手,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通过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每学期每个教研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主题;做到行政蹲点到各个教研组。 (1)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依托“阳光、华亭资源联盟共同体”、交大二附中、松江小昆山学校、汇师小学等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资源联盟体、外区友谊校的教研活动,也主动邀请其他学校的老师到我校来参加教研活动;以愉快教育研究所的全国级课题为引领,邀请市西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科来校送教,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2)学校以《以教研组长培训为抓手,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教研组建设校本培训项目为抓手,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速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成长,促进教研活动的经验积累和分享,展示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成果,学校已连续两年开展了以“凝心汇力,共建优秀团队”等为主题的的校级教研展示活动。活动以八个教研组为单位,利用周一下午全校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展示,每个教研组经历了“确定主题—集体备课—课堂试教—集体磨课—全校展示”及说课、评课活动环节,还邀请资源联盟、交大二附中、汇师小学等学校专家、教师代表一起参与教学研讨并点评。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不仅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也有效提升了教研活动的质效。 2、以区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高年级“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活动》为引领,围绕“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人文课堂、有效教学”主题,大胆创新改革,在五、七、九年级率先进行“分层走班制教学”实验,以期在教学质量提高上有新突破。
制定《胡桥学校五环节考核细则》,对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批改,课外指导等方面作具体要求,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我校采用3+3模式的管理机制,努力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 三级常规检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随时抽查和期中集中检查;行政领导分成9组,每位负责8-9位教师,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同时对作业、备课本进行检查并及时指导反馈;学期末由学校行政、年级段长、教研组长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全体教师的备课本、作业本、听课本、质量分析、辅优补差等资料进行集体检查。并把三级检查的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以规范促行为,以规范促提高。 三级学科视导:由年级组长和全体行政组成的学校视导组不定期对年级段进行全方位视导,主要以听课、常规资料检查、问卷调查等为主要方式;资源联盟体内的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每学期对一门学科进行学科视导;教育学院专家团队对学校进行学段或学科视导。通过三级视导,能发现学校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对强化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
6 |
关注学困生学习,落实学困生帮教措施。
|
|
|
|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学校非常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建立帮教措施,1、要求教师开学做好摸底工作,制定好帮困计划,平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做好记录。2、党支部开展“青蓝工程”活动,每位党员认领一位学困生,和学科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放学后教师和社区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开设爱心晚托班,辅导学生完成回家作业。 |
7 |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学生学法指导等方面有成功做法。
|
|
|
|
1、利用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的系列活动,重点培养起始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毕业年级通过每月一次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大型主题班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尤其关注随迁子女的学法指导,如尹旭东老师的区级课题《外来务工子女学习牛津英语方法的指导与培养的实践研究》,对随迁子女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
8 |
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有相关论文,已结题的研究课题,区级以上交流等)。 |
|
|
|
三年来,学校已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科研氛围,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研究,积极撰写科研论文,近50篇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刊登在区级以上的教育教学杂志,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的科研成果活动中获奖。区级一般课题立项22个,区级重点课题立项1个;学校在2015年教科研工作评估中获“区科研优秀校”。2016年《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高年级“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活动》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徐姣妍老师的《浅谈内隐学习于小学低年级语文》在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市三等奖;陈玲老师撰写的论文《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四步曲”》获市三等奖;彭纪华老师的《以项目管理推进学校教研组建设》获区二等奖。今后学校将围绕“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人文课堂、有效教学”主题,大胆创新改革,以课题引领,在中学部率先“分层走班制教学”实验,以期在教学质量提高上有新突破。
|
|
总体评价 |
|
责任督学(签名):